少林迷踪派大師 馬志堅

少林迷踪派大師 馬志堅
Shaolin Mizong Wushu Master Ma Chi Kin


馬志堅師傅

中華武術博大精深,千百年來在神州大地廣為盛行。在中國近代武學名師當中,霍元甲可說是家喻戶曉的人物,霍元甲的故事更成為不少小說、廣播劇、電影、電視劇的題材。日前本刊訪問了「世界功夫武術段位制總會」主席、師範級十段武術高手馬志堅師傅,瞭解多些霍元甲及他與「迷踪派」的淵源。

馬志堅師傅表示:「要瞭解『迷踪派』可追溯至清朝乾隆年間山東泰安(岱嶽)人孫通開始,他自少醉心武學並拜名師學藝,後來在嵩山少林寺再苦練十數年,尤精於迷踪拳。下山後,孫通走訪南北名家,取各家所長,使迷踪拳除在主體上繼承了少林外家拳的架子和風格外,更形成了內外兼練的獨特風格。」

霍元甲發揚迷踪拳
「孫通在途經河北滄州青縣、靜海縣交界地的大屯村和靜海縣小南河村其間傳授迷踪拳,此後迷踪拳於青縣形成兩種流傳。其一是授予大屯村村民、其二是授給小南河村霍氏一族。而霍元甲的曾祖父便是孫通的高足,因此霍元甲的迷踪拳是師承其家族。」馬志堅笑稱,現時坊間關於霍元甲的故事有真有偽,例如「陳真便不是真」。其實陳真並沒此人,只是一些坊間小說添加的人物而已。不過,正因霍元甲的事蹟,使迷踪拳得到發揚光大。

葉雨亭傳技至香江
在談到馬志堅師傅本人與迷踪派的淵源時,他表示:「這便要多謝其師傅葉雨亭。在霍元甲眾多弟子當中,劉振聲、葉雨亭、鄺鵬衛和黃成恩都是他的高徒,在上世紀中葉戰爭期間,劉、鄺和黃三位師傅前往南洋生活,其後亦在南洋身故,而葉雨亭則輾轉來到香港,並在香港南華體育會授徒。馬志堅亦自少喜愛中華文化和武術,並有幸於一九五七年至一九五八年期間跟隨葉雨亭師傅習武,憑着其對武術的天賦加上苦練,因而獲葉雨亭賞識,收為入室弟子,更單獨傳授其秘技「迷踪拳和緹袍劍」予馬志堅,使迷踪秘技得以在香港承傳。

作為葉雨亭的入室弟子,馬志堅師傅表示,習武之目的,在於強身健體、自衛助人。以任俠為懷、以法為重、濟弱扶傾,發揮「術德兼修」之精神。最後,他慨嘆現時香港社會娛樂豐富且多元化,年青一代習武之風已大不如前,更遑論像他們那一代的潛心苦練。不過,他期望香港武術界先進同道能群策群力,共同把中華武術文化之精神以及優良傳統繼續在香港推廣、承傳和發揚下去。

駱勵生


少林迷踪派

「迷踪派」
上千年來,中國各拳術門派之精華融匯於少林寺;少林寺實際成了武術集散地,並在長期發展中形成了少林派。少林派亦因此而名揚天下。
「迷踪拳」為眾多少林武術派別中之一種,其特點在於運用時注重閃、展、騰、挪四種手法,從而演化其獨特之功效及高深莫測之技法。
「迷踪拳」之為用,全在靈活驃悍,其進也急,共退也疾,飄忽不定。其拳步手法,進退急驟,縱躍靈巧。其身步手法施展時,忽而旁突,忽而騰身踢腳,又急而低馬撲腿,忽上忽下,亥妙莫測。殊不知勁之所由生,其力之所由來;誠少林名派武術也。

馬志堅師傅
世界功夫武術段位制總會授予
師範級十段及終身成就獎

-----------------------------------

Shaolin Mizong Wushu
In the past hundreds of years, the essence of various schools of the Chinese martial arts was integrated in the Shaolin Temple, making the temple actually a centre of martial arts. The Shaolin School of martial arts came into being after a long time development. The Shaolin Style became well known far and wide.
Mizong Style Wushu is one of the various schools of Chinese martial arts.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practicing Mizong Style are focused on sidestepping, openstretching, flyattacking and disengaging. It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useful because of its special efficacy and profound unfathomable skills.

Master Ma Chi Kin Officially awarded
The Level 10 Degree & Lifetime Achievement Award
By: World Organization of Wushu & Kung Fu Master

「迷踪派」

迷踪拳歷史追溯自清代乾隆年間山東岱嶽人孫通學藝於嵩山「少林寺」,其後傳承於滄洲,霍元甲曾祖父得其所傳,流傳於霍元甲,稱為「霍家拳」。清末民初葉雨亭師傅得霍氏所傳,從滄洲經上海,輾轉南下至香港,於香港「南華體育會」傳授少林迷踪武術。

迷踪拳實戰技法基本功夫對身體從頭到腳主要部位進行練習,每個動作之實戰技巧,對習練迷踪拳愛好者有很大幫助。

迷踪拳之特點為動作輕靈敏捷,靈活多變,講究腰腿功,腳下厚實,功架端正,發力充足;此外,眼神與腿法之配合;眼神集中一點,兼顧八方,眼助身法,眼助氣力。各種拳套大多由各種手型、步型、腿法、平衡、跳躍等多個動作組成。

北少林迷踪派「鐵腳羅漢拳」拳譜
1. 立正握拳
2. 乾坤雲手
3. 分掌左踢腿
4. 左進馬
5. 右撃拳
6. 進馬踢腿
7. 右衝拳
8. 合腳掛拳
9. 提腳右衝拳
10. 連環拳
11. 弓步右衝拳
12. 進馬踢腿右衝拳
13. 丁步沉手砲
14. 進馬右刁手
15. 燕子翻身
16. 左刁手左踢腿
17. 右進馬
18. 劈掛挑打
19. 卸右馬
20. 韋陀雙獻杵
21. 撒掌右踢腿
22. 大鵬展翅
23. 虎躍橫江
24. 坐馬雙衝拳
25. 叠步立正
26. 舉火燎原
27. 右劈拳
28. 左側踢腿
29. 羅漢步
30. 左磨身掌
31. 羅漢步
32. 右磨身掌
33. 擒拿左踢腿
34. 擒拿右踢腿
35. 右弓步撲爪
36. 右擒拿
37. 金雞獨立左穿掌
38. 反扣刁手
39. 雁落平沙
40. 左腿盤根
41. 右腿側踢
42. 右弓步虎撲爪
43. 羅漢步(一)
44. 分龍手
45. 懷心蹬腿
46. 右弓步虎撲爪
47. 羅漢步(二)
48. 分龍手
49. 懷心蹬腿
50. 右弓步虎撲爪
51. 羅漢步(三)
52. 分龍手
53. 懷心蹬腿
54. 右弓步虎撲爪
55. 叠步迴旋收式

滄洲迷踪派「緹袍劍」介紹:
劍術是短兵器中最重要的武技之一。自北魏至今,少林劍術非常興盛。凡習武者均須習練劍術,而「緹袍劍」為迷踪派獨門秘技,自清代乾隆年間山東岱嶽人孫通學藝於嵩山「少林寺」,其後傳承於河北滄洲,霍元甲曾祖父得其所傳,流傳於霍元甲,清末民初葉雨亭師傅得霍氏所傳,從滄洲經上海,輾轉南下至香港。

「緹袍劍」套路不僅姿勢矯健,而且招法精絕,剛柔相濟,常練最宜於健身長壽。劍法分為指劍、撩劍、刺劍、點劍及斬劍等劍式。習練「緹袍劍」時,必須留意身形動作之輕靈敏捷,攻守兼顧,腿功厚實,發力充足,眼神與劍式配合,眼助身法,眼助劍法,講求快如梭,行如燕,劈如雷,點如鑽;習練起來,起如龍,收如鳳。其劍法之精奧,在於手眼身步矯捷靈敏,可以遐舉遙撃,進退急驟,縱躍靈巧,忽上忽下,亥妙莫測。外觀則似柔非剛,暗蓄則勁疾無窮。習練到成熟階段,人劍合一。故迷踪派「緹袍劍」可說是絕妙無比之劍法。

北少林迷踪派緹袍劍劍譜
1. 起式(左手持劍)
2. 弓步圈劍
3. 丁步劍訣
4. 提步朝陽(一)
5. 提步朝陽(二)
6. 提步朝陽(三)
7. 持劍觀侍
8. 提袍上劍
9. 橫劍換手
10. 提腳上步(弓式)
11. 挑手
12. 平劍前刺
13. 旋劍
14. 抱虎歸山
15. 白蛇吐信
16. 絞花步
17. 燕子穿簾
18. 猛虎翻身
19. 繞天劍
20. 擎天劍(正馬)
21. 丁步上劍
22. 反手劍花(一)
23. 丁步上劍
24. 反手劍花(二)
25. 丁步上劍
26. 反手劍花(三)
27. 白鶴亮翅
28. 懷心腿
29. 扣劍
30. 挑手迎面刺(棟劍)
31. 白蛇大洞
32. 橫江退跳
33. 踏腳進馬
34. 挑手
35. 迎面刺
36. 朝天繞劍
37. 挑手
38. 迎面刺
39. 提劍上步
40. 絞步穿雲劍
41. 燕子穿簾
42. 橫江退馬(弓步)
43. 朝天劍
44. 旋劍花
45. 金雞獨立
46. 仙人指路
47. 黃鶯落架
48. 丁步上劍
49. 提袍手
50. 反手劍花(一)
51. 丁步上劍
52. 提袍手
53. 反手劍花(二)
54. 丁步上劍
55. 提袍手
56. 反手劍花(三)
57. 白鶴亮翅
58. 羅漢走步(一)(二)(三)
59. 逼步揮劍
60. 老樹盤根
61. 金雞獨立
62. 蜻蜓點水
63. 帶馬歸槽
64. 白蛇歸洞
65. 挑手
66. 迎面刺
67. 扭步上劍
68. 進馬入劍花(左)
69. 進馬入劍花(右)
70. 扣劍
71. 挑手
72. 迎面刺
73. 合腳頓劍
74. 童子拜觀音
75. 步腿(仆腿法)
76. 橫江揮劍
77. 躍跳橫江
78. 旋劍
79. 凌空入劍花
80. 反手劍
81. 抱虎歸山
82. 單足蹲步
83. 獨釣寒江
84. 雁落平沙
85. 朝天劍訣
86. 丁步和劍
87. 擎天劍(平劍)(一)
88. 寒江掃雪
89. 合腳丁步
90. 揮劍出鞘
91. 丁步扣劍
92. 擎天劍(平劍)(二)
93. 揮劍出鞘
94. 扣劍
95. 飛躍平沙
96. 凌空旋劍
97. 飛身帶劍
98. 帶馬橫江
99. 雪花蓋頂
100. 弓步削劍
101. 寶劍歸位
102. 劍訣指平
103. 氣沉丹田
104. 提袍收式

--------------------------------------

世界功夫武術段位制總會第七屆武林盛會
World Organization of Wushu & Kung Fu Masters

世界功夫武術段位制總會
評審主任 : 陳秀中(加拿大)
評審委員 :
馬志堅(香港) 李錦榮(香港) 江北山(美國) 黃碧海(加拿大) 陳國偉(巴西)
林汝滔(加拿大) 吳彬(中國) 勵光明(美國) 鄭寶林(香港) 梁偉才(中國)
Faouzi Zerrouk(歐洲) 劉標(香港) 萬榮佳(香港) 孫長立(中國)
馬金雄(多倫多) 李紹雄(美國) 李海球(美國) 何海林(中國)
張煒焜(加拿大) 李潤添(香港) 梁忠靈(澳門) 杜深(香港) 王達謀(美國)
楊順德(馬來西亞) 李孝全(香港) 何敏駒(香港) 謝炎順(新加坡)

世界功夫武術段位制總會執行委員
會長 : 陳秀中
副會長 : 江北山 林汝滔 萬榮佳 鄭寶林 勵光明 馬金雄 李海球 Faouzi Serrouk
梁偉才 王達謀 謝炎順 陳國偉 李婉琼 何海林 楊順德

主席 : 馬志堅
副主席 : 李紹雄 陳啟良 李潤添 冼林沃 李飛標 袁志明 趙春德 阮賜材 張煒焜 何敏駒 陳政曦 何滌燦 沈于順 李孝全

法律顧問 : 樂美森(御用大律師) (加拿大)
醫學顧問 : 陳宇鈞(香港)
中文秘書 : 洪潤中 (香港) 馮拍濤(加拿大)
英文秘書 : 梁雄博士 曾昭榮博士
財務主任 : 陳弈希(加拿大)
總務主任 : 王群(香港) 鄭憲城(加拿大)
公關主任 : 錢嘉樂(香港) 廖桂梅(香港)
調查主任 : 冼灝英(香港) 廖桂芬(香港)
學術主任 : 袁志明(加拿大) A. Don(加拿大)
聯絡主任 : 洪潤源(香港) 劉全安(香港) 廖桂瑩(香港)
宣傳主任 : 吳鴻寧(香港) 麥漢基(香港) 曲德江(江一道人)
裁判主任 : 冼林沃(香港) 黃志偉(香港)

「世界功夫武術段位制總會」第七屆名譽會長
黃秋生 蒙觀蓮 鄭志強 盧武 劉漢宏 葉滿棠 盤偉傑 何佩犀 黎國忠 王群
梁立有 孫長立 吳彬 Dr. Anthony Leung 曲德江(江一道人)

「世界功夫武術段位制總會」終身成就獎
韋基舜 李錦榮 麥寶嬋 陳觀泰 陶羽 郭培佳 雷為有 高雄 馬也
羅昭榮 黄計鈞 陳達夫 勵光明 盧偉強 葉志強 龔夏輝 杜深 陳卓明
李婉瓊 楊釗嗚 李燦窩 林玉黛 陳超榮 陳卓彬 馬志堅 梁國泰 曾浩祥
關銘炎 陳志文 洪潤源 張煒焜 Dr. Anthony Leung 畢寶信

石堅(已故) 駱耀(已故) 歐雄彪(已故) 鄺金枝(已故) 鄭運(已故)
譚鴻勳(已故) 鄭天熊(已故) 夏國璋(已故) 莫業真(已故)

世界功夫武術段位制總會
師範十段 (Level 10) :

師範九段 (Level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