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遺保護與鄉土文化論壇連續兩日舉行

世遺保護與鄉土文化論壇連續兩日舉行

由澳門歷史文物關注協會理事會舉辦的第四季度論壇活動於十二月十六至十七日連續兩天舉行,多位專家學者出席,就澳門的世遺保護以及文化推廣等不同議題共同探討,建言獻策。

首天論壇於十二月十六日下午三時在該會址舉行,焦點議題為「望廈文化產業區開發探討研究」。

理事長鄭國強介紹,現今的普濟禪院旁仍存留小部份望廈村的街巷建築,昔日望廈村的街巷有些至今仍存在,例如牧羊巷,惟望廈村已漸被遺忘。大多現代澳門人想到的望廈村只是被澳門政府拆卸重建的望廈新村。

又如已拆卸的望廈體育館及望廈新村,原址陸軍球場,場內除擁有一個真草足球場外,四周有泥沙地質田徑跑道環繞,場邊亦設有軍人作體能及戰爭技術訓練的設備,主要供駐澳葡國軍隊用以訓練軍人,或借予體育團體及學校練習及比賽之用。


鄧景濱分享獲得勳章的感受

他表示,隨着社會發展,不少歷史原址被拆卸或改變用途亦是無可奈何,但希望當局把歷史原貌能清楚記錄。澳門有着深厚的中西文化交融的歷史,相信不少旅客都會感興趣,故他希望望廈文化村將來能開發和規劃,把不同的歷史建築統一管理,做好歷史文化保育工作。

「橫琴有所發展後,居民生活各方面會有更大的選擇空間,但是我們的歷史空間沒辦法調整,是這裏就是這裏,不能做一個克隆的空間。」他指出,政府在規劃「望廈文化村」過程中,應充份考慮澳門有中央批准的五幅新城填海土地空間,開發橫琴的空間,他說,上述一系列的土地,可為「望廈文化村」的規劃釋放空間,使望廈村成為交通人流樞紐,使遊客有機會帶旺此區。對於望廈文化村規劃區域業權歸屬複雜,鄭國強表示要多個部門協同。

他認為,澳門已意識到要保護好大三巴、媽祖閣、東望洋燈塔等標誌性建築,但澳門劍指世界旅遊休閒中心,未來提供予遊人的,不應祗滿足於幾個景點。該會副理事長陳志威認為,望廈是中葡文化的接觸點,蘊含深厚的歷代遺民足跡,以及不勝枚舉的祭祀社址,象徵華人社團與葡國的直接角力。「這些地方夷平了,相信沒有橫琴的一掌之地大小,但這些地方的價值,不是只是澳門的價值,而是中國的歷史價值。」陳志威說。有市民在論壇上發言稱,社區歷史是澳門歷史的核心組成,「澳門市民(以往)見到樓宇清拆,真的欲哭無淚,很痛心。」他建議望廈村保育亦應該重視極中式布局的建築肌理,譬如觀音廟、青磚屋等,他期望盡快設定具藝術價值建築樓宇保護清單。


石立炘分享獲得勳章的感受

論壇第二天假聚龍酒家圓廳舉行,多位專家學者圍繞鄭觀應文化推廣及文化產業等議題討論。

當晚,該會為祝賀澳門歷史文物關注協會會長鄧景濱、法律顧問石立炘榮獲澳門特區政府頒發文化功績勳章、專業功績勳章,設歡宴祝賀。鄧景濱與石立炘在宴會中均表示,因工作獲得認同而感到高興,同時亦是一種壓力,推動他們繼續做好相關專業的工作。席上觥籌交錯,氣氛熱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