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首季出口信心稍見改善

香港貿易發展局最新一期《貿易季刊》顯示,今年首季香港貿發局出口指數稍微回升,但整體香港出口信心仍屬負面。

今年第一季香港貿發局出口指數為43,與2011年第四季的40.6相比有所回升。香港貿發局首席經濟師梁海國表示:「出口情緒雖稍為改善,但信心依然疲弱。香港貿發局出口指數根據本港主要出口行業調查編製而成,反映港商最新的出口表現,以及他們對短期出口前景的展望,當指數跌穿50,顯示該季整體出口情緒悲觀,短期內香港出口將有可能收縮。這是連續第三季指數在50分界線以下。」

大部分主要行業的出口情緒均有改善,其中以玩具和珠寶指數錄得最大升幅,分別上升至45.5及45.3,但仍低於50。各個行業中以服裝出口商最為悲觀,服裝出口指數進一步下跌至37.7,是2009年第三季以來新低。

出口市場方面,中國內地和日本的出口指數相對穩定,略低於50。出口至美國的信心指數稍為改善,由43.8上升至46.3。歐盟的出口指數則為42.6,與上季的42.1相若。

是次出口指數調查亦有問及中國內地的勞工情況,結果發現,86%受訪公司表示在過去三個月勞動成本有所上升,2011年第四季為79%。55%受訪公司表示他們或其供應商在農曆新年後曾受到勞工短缺的影響,當中57%更指農曆新年後勞工短缺問題較去年嚴重。

梁海國說:「內地勞工一般在農曆新年後可獲加薪,縱然上季勞動成本上升或是基於此季節性因素,但我們預期勞工短缺和工資上升的情況很可能會持續。生產成本上升、海外需求下降,加上競爭越趨激烈,相信香港公司的邊際利潤將繼續被蠶食。」

最新一期香港貿發局《貿易季刊》亦發表了香港貿發局一項關於出口表現的調查研究。本局於去年底訪問了3,500家香港製造商和貿易商,調查發現,三分之一的受訪公司預期自己在2012年的出口表現將屬於「不理想」或「非常不理想」,45%預期表現只屬「一般」,反映企業對出口表現傾向負面。受訪公司認為出口表現一般或不理想的原因,主要是「目標市場購買力弱」(89%),尤其是西歐及美國;「產品競爭力下跌」(87%),因為成本上升及匯率變動,令他們的產品價格失去競爭力;以及「同業競爭激烈」(83%),特別是面對中國內地的競爭。
梁海國認為以上因素可能會對香港出口商造成長遠影響。「雖然部分出口商表示會把上升成本轉嫁到買家身上,但長遠而言不太可能,出口商需要持續創新,透過推出新產品或提升產品質素,以維持競爭力。」

在經濟不景的環境下,傳統市場的消費者依然保守;而買家,不論是入口商、分銷商或零售商,他們也傾向下較小批量的訂單。此外,市場對自家品牌(private label)產品的需求越來越大,梁海國建議出口商提升設計能力以把握商機。

另一方面,梁海國呼籲香港出口商積極把握新興市場的機遇。他表示,新興市場的中產人口壯大,為香港產品帶來種種商機,可是這些市場的購買力仍遜於成熟市場,也傾向訂購小批量產品。「要成功拓展新興市場,香港出口商需要提供價格具競爭力的產品,產品的設計和功能可較出口至傳統市場的簡單。他們亦應採用有效的品牌策略,令產品成功突圍。」

梁海國說:「不論是拓展傳統或是新興市場,香港出口商亦應該放棄低成本的營商策略,著力提供優質和物有所值的產品。最重要的是,港商必須提升其供應鏈管理,以處理小批量訂單,同時以合理成本提供更多元化的產品和快捷的送貨服務。

資料來源:香港貿發局